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7/23武清地面站完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通信测试任务
- 07/23上海市政协举办委员讲坛,以信息通信技术和区
- 07/23云阳:电力和通信精准扶贫打通信息“最后一公
- 07/23天孚通信7月23日快速反弹
- 07/23信维通信7月23日盘中跌幅达5%
韩国文在寅政府基础研究振兴基本方向
2018年6月29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发布《第4期基础研究振兴综合计划(2018—2022)》,旨在营造各领域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人员能够自由、专心进行研究的环境,推动各学科领域持续产出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未来五年的主要措施包括:推动以科研人员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创新、构建全周期的基础研究支持体系、营造自由与责任并存的科研环境、建立国民感同身受的基础研究生态系统。
一、振兴基础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促进基础研究的长远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价值导向包括:创意性、自由度、多样性、稳定性和责任感。
为实现基本价值导向,在制定基础研究政策和开展研发支持的过程中遵循10个基本原则:(1)建立创新型创意自由发展的体系;(2)明确世界最领先、最高水准的研究方向;(3)大力支持科研人员;(4)确保科研成果具有长远影响力;(5)拓宽研究领域;(6)为青年科研人员发展创造条件;(7)建立没有干扰专心研究的环境;(8)以信任为基础推广成熟的科研文化;(9)加强科研人员与国民的沟通;(10)使韩国基础研究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二、未来发展蓝图
蓝图:各领域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人员能够自由、专心的进行研究;各学科领域持续产出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国民能够切身感受到基础研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未来5年的推进目标:创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在排名前10%的期刊中的论文发表量(2012—2016年约为1.7万篇,2018—2022年应达到2.4万篇);培养新一代研发人才,增加具有基础研究经验的博士数量(2016年 为2798名,2022年应达到4000名);挖掘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课题,增加对原创性后续研究项目的支持(2018—2022年应累计达到230个以上)。
三、未来5年的重点推进课题
(1)推动以科研人员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创新。首先,增加基础研究投资,按照科研人员的能力和研究领域创新基础研究投资组合及支持体系。特别是要增加政府对以科研人员为主导的基础研究投资,计划由2017年的1.26万亿韩元增加至2022年的2.5万亿韩元。其次,以中型规模以上研究课题为中心,完善投资组合,保障研究经费的顺利拨付,以创造出符合科研人员研究能力的优秀成果。第三,构建科学高效的支持体系,对于具有学术代表性的课题和研究成果,继续提供中长期的项目支持。第四,强化政府对研发项目基础阶段的支持,通过项目绩效分析,确定基础研究支持方向。
(2)构建全周期的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培养年轻科研人员,支持优秀科研人员,构建平衡的全周期支持体系,使其在科研各个阶段的研究需求得到满足。一是支持年轻的优秀理工科研究人员,对其提供从学位课程到研究落地的全方位支持。包括:新设研究基金支持拥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扩大博士后人员的进修和研究机会;为新晋研究人员提供研究机会和经费,帮助其开展早期研究;为中坚研究人员提供专项研究经费,促进其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二是,丰富中坚研究课题类型,加大对领先型研究的支持。包括:组建优质的专业核心研究小组,加强融复合共同研究;新设“研究生涯基本研究经费”,对有能力的研究人员提供持续支持,避免研究中断;填补研究空白,为今后研究课题的申请和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三是,提高大学的研究能力,将其作为基础研究的据点进行支持。四是,将基础科学研究院培养成基础科学领域的世界级领先研究机构,加强学术带头人等核心研究人员的能力。
(3)营造自由与责任并存的科研环境。给予各科研阶段充分自由,完善以公平性、专业性为原则的评价制度,通过自发性的伦理研究,构建研发主体自由与责任并存的科研环境。包括:根据研究环境的变化,允许研究主体和期限变更,构建灵活的研究支持体系;加强对后续研究的支持,保证研究者能在相关领域进行持续研究;制定公平、专业的评审制度,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评估,以将研究切实进行到底;营造优秀研究者积极参与项目评审的学术氛围;减轻研究人员的行政负担,制定相关标准,统一各部门的研究项目计划书和报告书;支持研究人员创造新知识,挑战科学难题,构建以信任为基础的成熟的研究氛围。
(4)建立国民感同身受的基础研究生态系统。强化有形和无形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基础研究以创新为基础,建立国民感同身受的科学技术文化。包括:共享基础研究过程中的研究数据,构建合作体系,提高研究效益和研究结果的使用价值;确保基础研究的原创性,以有效解决社会难题、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奠定优秀研究成果的创造和推广基础,加强研究设备和设施的使用效率,促进国际共同研究;向大众开放基础研究相关信息,推动研究人员和国民的沟通。
文章来源:《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网址: http://www.xxtxzz.cn/qikandaodu/2020/0723/428.html
上一篇: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研究
下一篇:分析信息通信在未来教学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