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0/03分析:三大通信运营商已建5G基站超40万,中国广
- 10/03河南省通信管理局
- 10/03移动5G情系团圆“盛宴” 河南移动圆满完成央视
- 10/03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关于开展《信息通信行业
- 10/03通信电源对通信系统常运行的重要性论文
智能船舶国际标准体系版图
各国在智能航运领域的投入日益加大,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博弈也日趋激烈。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船舶的发展如火如荼。事实上,早在2006年,国际海事组织就提出e-Navigation的概念,旨在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在船上和岸上收集、整理和显示海事信息,实现船-船、船-岸和岸-岸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以达到船舶航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智能船舶的优势
降低成本:一直以来,船员工资以及为保证其正常船上生活而设置的各类保障系统是船舶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减少船舶配员甚至实现船舶无人化运营是未来智能船舶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船舶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船舶自主决策、故障自诊断等技术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从而大大降低船舶运营成本。与此同时,船员生活空间及保障系统的消失将使空船重量减轻,为货物装载提供更多空间,提高运输效率,从而实现更多利润。
提高安全性:据估算,在船舶碰撞事故中,约有75%~96%的事故可归结于人为原因。一旦发生事故,轻则耽误船期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危险品泄露、交通中断等严重后果。随着智能船舶的发展,最终将通过智能感知系统与自主决策系统的应用将相关航行避碰规则编写成程序植入船舶系统中,通过反复迭代优化形成可靠的自主航行系统,大大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提升船舶能效:智能船舶应具有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管理功能,能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智能感知系统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对航路与航速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随时监测船舶航行状态、装载状态及燃油消耗状况并及时作出调整,船舶能效管理水平将被极大提升。当前,IMO正在积极推动海运节能减排战略,可以预见船舶智能化在海运减排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看到智能船舶未来的应用前景,当前各国都大规模开展科研项目、出台产业政策积极推动智能船舶的发展。
日本于2014年1月起开展“智能船舶应用平台项目”(SSAP),联合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商船三井等27家造船、配套、航运和检验单位共同参与,旨在建立船舶及岸上获取船舶设备数据的标准化方法,不断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能与环保性能。
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以及海洋和渔业部联合设立了名为“智能自主船舶开发和运营服务”的研发专项,共包含73个子项目,项目计划将自2019年持续至2024年。
欧盟MUNIN项目(智能化及网络支持的海上无人导航系统)于2012年启动,由德国、挪威、瑞典、冰岛及爱尔兰的八家研究所共同完成,总预算380万欧元,旨在开发和验证无人船舶概念,将着重研究与无人船相关的操作、技术以及法律问题。
英国于2019年1月24日发布“海事2050”计划,且与之相配合发布了海事技术创新路线图,将推动自主船舶的发展列为重要任务。路线图从基础设施、技术需求、人员培训与法律法规四个角度进行了全面阐述。
我国去年12月发布了《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了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从顶层设计层面为统筹协调资源,系统推进船舶与航运智能化提供了依据。
欧盟MUNIN项目(智能化及网络支持的海上无人导航系统)
智能船舶国际标准体系
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与标准体系的建立需要对技术进行深入了解,对未来趋势进行准确判断,对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发挥标准的前瞻性与引领性作用,整合行业资源,推动智能船舶产业发展。
1、关键技术
智能船舶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互联互通、系统整合、远程控制和自主操作。其中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技术当前已相对比较成熟,只是应用程度深浅不同,而第三阶段远程控制与第四阶段自主操作所对应的则是“无人船”的概念,对船舶执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我国最新发布的《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中,明确了要突破智能系统总体设计、智能感知系统、网络与通信系统和智能航行系统等关键智能技术,以及推动船用设备智能化升级、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加强测试与验证能力建设、构建规范标准体系、推动工程应用试点示范等重点任务,行动计划从船舶与设备、基础设施、网络服务、测试验证、示范应用等方面明确了发力方向,而这正是标准化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文章来源:《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网址: http://www.xxtxzz.cn/qikandaodu/2020/1003/855.html
上一篇:网络时代的舆论和意识形态问题
下一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