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6/20信息通信科技普惠民生 构筑数字化生活新图景
- 06/17又一个通信工具与人们再见了,上海最后一台用
- 06/17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中国电科网络通信
- 06/17东芝研发新技术 打破600公里光纤量子通信纪录
- 06/1720海能01: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能达通信
又一个通信工具与人们再见了,上海最后一台用
6月16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最后一台用户电报(电传)T203型交换设备在武胜电信大楼14楼机房正式退网。它标志着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上海的用户电报(电传)服务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与此同时,该公司“上海5G消息平台(MaaS)”当天宣布投入试商用。
电报服务市民150年,见证红色通信辉煌历史
电报业务有180多年历史。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用电码传递信息的电报机,并于1844年成功发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
上海开埠后,有多家外商电信机构在上海开办起电报业务,其中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于1871年4月18日开通上海最早的电报水线,这也是全国最早的电报水线,拉开了中国电信业的序幕;1881年,上海电报局正式成立,并开通天津到上海的电报服务。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展示的电报设备
上海也是红色通讯事业的始发之地。1929年,在周恩来同志的带领下,我党第一部地下无线电台在上海诞生。1931年,周恩来同志亲自编制了党的第一部密码本——“豪密”。
1937年至1938年,秦鸿钧、李白先后在上海设立秘密电台。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占领上海真如台,率先向全世界各地发出上海解放的消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国际电台电报的嘀嗒声在通往亚、非、欧、 美、澳25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路中回荡,传播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
1954年至1955年,上海电信局以电报业务传递数百万字,保障了日内瓦会议、万隆亚非会议等重要会议的国际信息沟通。
1956年,上海电信局正式开放用户电报;1957年开放了传送设计图纸、报表、合同文件、国内国际相片传真等真迹的新业务;1964年6月,上海已具备46路国际电报电路,通达27个国家、29个城市;1978年上海电报电路增加到201路。
高峰时,上海地区一天有20多万份电报交换量
在上海电信大楼的电报机房内,即将退网的T203型用户电报交换系统上,挂着北京、西安、广州、成都等各个地方铭牌,铭牌下方红、绿信号灯交替闪烁……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电报技术专家杨浩波介绍,这台设备已经服役22年,“以往,全国传往上海的用户电报都要通过这台交换系统传到电报接收端。”
T203型用户电报交换设备
据了解,改革开放后,上海电报业迎来业务发展的巅峰期。到1988年底,国际公众去报总份数达999万份;用户电报户数达845户。最多时,上海地区一天有20多万份电报交换量,一年的电报交换量在6000万份左右。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传真、长途电话等新型通信工具的出现,1994年12月1日,最后一条上海到东京的国际电报电路正式关闭。到了本世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更是加速迭代,2018年12月19日,上海的用户电报业务正式下线。
杨浩波解释,用户电报是指安装在居民住所或企业单位中的电报设备,与之相对应的是电信营业厅受理的公众电报。2019年1月1日,上海电信柳林路营业厅作为最后一家受理公众电报业务的窗口,停止对外服务。但考虑到在全国范围、某些领域的公众电报仍有一定需求,上海的公众电报业务尚保留“来报”和“转报”业务,并由上海电信大楼负责处理。
“上海5G消息平台(MaaS)”试商用
模拟手机、小灵通、拨号上网、电报……当一个个曾经为人们熟知的通信手段成为历史的时候,总有新的通信工具在崛起。此次投入试商用的“上海5G消息平台(MaaS)”,将为百万级电信5G用户提供服务。
据了解,由上海电信自主研发并建设的MaaS(Messaging as a service)平台,基于中国电信集团5G消息框架,体现消息即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一点接入、全网可达能力,并耦合运营商能力,为运营商差异化服务新建战略空间,实现一站式接入、个性化定制、多网互通以及消息会话业务等。
“5G消息”具有“多媒体、原生态、强安全、体验佳”的特点,为传统的电信服务赋予了互联网业务的全新属性。
此外,“5G消息”打破了传统短信对每条信息的长度限制,基于5G,内容突破文字局限,实现文本、图片、音视频、表情、位置、联系人等信息的有效融合。同时,5G用户不需要下载客户端,不加好友就能发消息、表情等,具有在线支付功能。“5G消息”还具备加密传输、源头管控、身份校验等全方位安全保障措施。
文章来源:《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网址: http://www.xxtxzz.cn/zonghexinwen/2021/0617/1449.html